正式会员
- 积分
- 62
- 金钱
- 2820
- 威望
- 62
- 注册时间
- 2010-9-10
|
很多人都听说过“酸儿辣女”这种说法。到底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?饮食会对宝宝的性别起决定作用吗?
, c# ^; f( ] _& q. C& Q" }* ^3 d2 H4 Y; g
第一期:猜男女民间说法揭秘 第二期:饮食对生男生女的影响
2 T+ Z; F& B5 [+ x6 h/ r8 w * “酸儿辣女” 怀孕后口味判断性别不靠谱! o' Q# g6 i; k; W' o, C
从医学的角度上讲,仅从孕妇口味的变化来判断胎儿的性别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。
% l+ y9 | Y) Z4 z# B9 J孕妇出现食欲和味觉方面的变化,如嗜酸或嗜辣,都属于正常的妊娠生理反应。这是由于孕妇的内分泌活动较平时有所改变,新陈代谢活动也随之发生变化,继而对消化系统产生了影响所致,这与胎儿的性别根本沾不上边。孕妇的口味还会受到不同地域及不同家庭饮食习惯的影响。比如南甜北咸、川辣西酸等,这均与各地孕妇所生的新生儿的性别比率并没有显著的差异。
! i/ f1 Z2 t. \* w: X4 v- H# l6 p' [; p2 p: V9 I! R; b# K
* 食疗作用因人而异,饮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胎儿的性别
3 g" N' q6 ~6 ]0 Z s' r其实靠均衡的饮食来改善身体,是持续而累积的,因此当然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及调整,所以倘若夫妇双方真的有心控制饮食,那么不妨在计划怀孕之前的一年,就开始动手实行,这样会比较有效果。另外,除了未准妈妈本身的控制之外,未准爸爸也必须和妻子同心协力,一起进行饮食控制,以及维持规律的日常生活作息,尽量避免过度操劳的状况发生。
7 c( e% w* K! H, H# O& x+ j* 想生女孩应多吃什么食物0 v7 y: O7 Z% t9 u$ W
酸性食物
* g9 X, J" t! R& Y/ |% _5 S未准妈妈可以多吃酸性的食物,增加血液的酸度浓度,改变体质,也提高阴道产生酸性的分泌物,有利于女宝宝的孕育。需要注意的是准爸爸则应多吃碱性的食物。
5 m3 j5 A, e/ p$ K; k3 O
K( f1 S; v8 M: E, E6 J【酸性食物】
0 I6 ~4 K6 B0 P! ?* ]' C. Q7 b" A( f$ d* R
鱼、肉类、蛋白及酸味的水果,如:西红柿、橘子、草莓、葡萄、苹果、菠萝、蛋、花生等。
6 U: v, { L# v4 S3 }# V) O* G' p7 o4 ?6 X6 Z) g
【碱性食物】0 S& O* [+ O& W1 e
! p# C- x7 Y7 E$ d
蔬菜(尤其是绿叶蔬菜)、豆类、牛奶、大多数坚果类,如:南瓜子、葵瓜子、杏仁、腰果、芝麻、核桃;红萝卜、橙子、香蕉、海带等。
2 P6 W7 D% a+ N7 L- n2 ^吃巧克力有助于生女孩
5 ~8 R+ W4 \3 b$ {. L南非有一种“咸男甜女”的说法,最近得到了科学家的证实。南非科学家认为,吃巧克力则有助于生女孩。但是要注意不要摄入过多,困为吃多了以后,可能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。
. R6 @# P8 {: {) @2 C1 l. G& P2 _7 c
* 有助于生男孩的食物
5 ]( ?( Z6 g: V! A( D1 {# P碱性类的食物有助于生男孩 k( n# n! m5 r4 Y0 I" o
未准妈妈可以多吃碱性的食物,调理体质,有利于男宝宝的孕育。因为这类的食物可以平衡一下人体的酸碱度,使得人体呈现碱性的状态,增加Y精子顺利与卵子受精、结合的机会。一般来说,碱性食物包括有新鲜的蔬菜、牛奶、柳丁、香蕉、海带等。准爸爸则可多吃酸性的食物。. }% H4 t( _5 S
每天早餐吃谷物
0 i0 D% f1 t, P, y$ l; Q6 L$ Y日前英国的科学家通过一项研究更是证实了这种说法,甚至表明,如果孕妇早餐经常吃谷物类食物的话,会提高其生男孩的几率。有早餐吃谷物习惯的孕妇中,59%的人生的是男孩,而不吃早餐或者很少吃的人生男孩的只占43%。
8 O9 x. I! h. k5 M多吃香蕉和含钾、钙、维生素C等较多的食品; L- ^4 s: P, v1 g
研究显示女性多吃这类食物,生男孩的机会也较大。科学家在解释新发现时推测说,特定的饮食习惯可能造成孕妇体内葡萄糖水平较高,这也许会更有利于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存活。5 X4 q) ?$ u! N3 J& J" Y0 S
蛤蚧5 _( z# [4 t! |# T/ \# \
这是因为蛤蚧含有较高的雄性激素了,尤其是蛤蚧的尾部,含有较高的雄性激素,对女性性腺轴有一定的刺激和调整作用,但同时,也可能会使女性排卵增多,如果女性在服用蛤蚧期间怀孕,胎儿易出现双胞胎或多胞胎现象。
4 \# j4 k; r- k, b小叮咛:3 @1 H0 K- _+ {
以上食谱,仅供参考,请最好咨询专业医师后依据自身情况使用。 |
|